《乡村振兴电视夜校》第116期 内容简介

  • 作者:夜校办
  • 来源:电视夜校
  • 浏览数:394
  • 发布时间:2025-10-20

  

  《乡村振兴电视夜校》第116期于2025年10月20日20点在海南自贸频道,2025年11月2日、9日20点在海南卫视,11月4日、11日18点25分在三沙卫视上下集连播,大家也可以在手机应用商城下载“电视夜校”APP或登录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官网下载“视听海南”手机客户端同步进行收看。

  

  ◆夜校大讲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石,在海南,海洋与渔业资源得天独厚。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村紧靠大海,凭借优越的海洋条件,靠海吃海,以渔业为笔绘就特色产业新画卷,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发展之路。今天的《乡村振兴电视夜校》邀请到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村党支部书记符文军,为大家介绍玉包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经验。

图片1.png


  符文军介绍,玉包村坐拥优质海域,在党建这条“红色纽带”的牵引下,玉包村民“靠海兴业、向海图强”,破解“散养”难题;从“养鱼”到“链鱼”促增收;绘就“红蓝融合”新图景。

图片2.png


  符文军表示,玉包村的日子是靠一尾尾鱼“养”出来的,更是靠党的好政策、党员干部的硬担当“拼”出来的,这就是“蓝色粮仓”给村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未来,玉包村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让“蓝色产业”更兴旺。

  

  ·澄迈玉包村:从“靠海吃海”到“蓝海掘金”

  2023年,玉包村联合周边7个村(社区)组建公司,开启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化发展之路。如今,公司产业规模扩大,年产量300万斤、年产值约4000万,让村民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图片3.png


  访谈环节,符文军和澄迈县桥头镇桥东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海表示,玉包村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284万元,桥东村收入破百万,两村从分散到抱团、从传统到科学,不仅让桥头镇深海养殖产业的规模发展,也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图片4.png

  

  ◆澄迈常树村:沉香满乡韵 产业富常树

  澄迈县加乐镇常树村沉香产业发展良好,村里探索“村委会+公司+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免费种苗、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如今全村种植面积近1000亩,村集体年收入500多万,带动了整个加乐镇沉香种植,常树村正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篇章。

图片5.png


  澄迈县加乐镇常树村党支部书记王锦章和村民符应春在访谈环节介绍,为保障沉香产业稳步发展,常树村还将加大种植和加工规模,利用300年沉香树打造“香王村”,建设加工厂展馆,实现一体化发展,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片6.png

  

  ◆澄迈福安村: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福安村的“甜蜜”转型路

  海南澄迈县中兴镇福安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能人带动与合作社经营,探索出“凤梨+肉牛”双轮驱动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今的福安村,凤梨飘香,牛壮人欢,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徐徐铺展。

图片7.png


  在夜校课堂,澄迈县中兴镇福安村党支部书记王咸烈与村民冯丽兰介绍了村中的凤梨产业,他们表示,凤梨产业改变的不仅是村民的收入,更是他们的精神面貌与发展理念。而肉牛养殖业的悄然兴起,也让福安村正以多元产业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立体图景。

图片8.png